![]() |
![]() |
您現在的位置: 臨海市燈飾行業協會 >> 行業新聞 > 正文
臨海節日燈:“這盞燈”能否再放異彩?
臨海節日燈:“這盞燈”能否再放異彩? 來源:中國臺州網-臺州日報 作者:王依妮
浙江龍威燈飾有限公司生產的彩燈樣品。 浙江飛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的節日燈生產車間。 【產業名片】 自1979年7月,臨海誕生第一粒圓珠燈泡開始,臨海節日燈產業經歷了創業、擴張、成長三個階段,即從加工燈泡做輔料供應商開始,成長為現在配套、組裝、銷售一條龍的產業格局。 截至2018年年底,臨海市共有節日燈及配套企業1000多家,其中規上企業36家,年產值超5000萬元的骨干企業13家,產值1億元以上企業8家。臨海全市節日燈產業總產值達61億元,市場份額占據全國市場的60%以上,是全國最大的節日燈生產基地。此外,臨海節日燈產品出口100多個國家和地區,市場占有率居世界第一。 “久等了!這陣子一直周旋在工廠和客戶之間,既要接待客戶,又要開會,等會還有兩波國外客戶來,實在是太忙了! 9月10日一早,在臨海市東塍鎮浙江龍威燈飾有限公司的新廠區內,董事長屈龍奎忙得不可開交。 每年9月,是臨海各燈飾企業交付圣誕訂單的最后關頭,5個多月前開始加班趕制的節日燈,都要在本月完成出貨,漂洋過海,裝點“洋節”。 從上世紀70年代起步,經歷了四十余年的風雨,臨海節日燈如今出口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,市場占有率居世界第一。 站上“四十不惑”的關鍵節點,臨!斑@盞燈”,還能點多久,能再度大放異彩嗎? 無中生有 臨海的節日燈產業,起源于一粒小小的手電筒電珠。 上世紀70年代,一名金姓老人從上;氐郊亦l臨海。在他的指導下,1979年7月,東魯人民公社屈家大隊(現東塍鎮屈家村)創辦了首家村辦企業——屈家燈泡廠,主要生產手電筒電珠。 “金師傅曾是上海燈泡三廠的技術員,對手電筒電珠的生產工藝、原材料采購渠道和產品銷路非常了解!迸R海市燈飾行業協會秘書長、臨海市銀河電子燈飾公司總經理屈小平介紹,在這位退休老人的指導下,村辦燈泡廠從上海、江蘇、廣東等地買入設備和玻璃管、鎢絲、鍍鎂絲等原材料,制造成手電筒電珠銷往上海、義烏等地。 上世紀80年代初,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,幾位村干部、村民合力將村辦企業承包下來。那時,市場不溫不火,燈泡廠總開開停停。 到上世紀80年代末,臨海節日燈產業迎來首輪爆發機會,主營產品從手電筒電珠轉向圣誕燈的主要配件——拉拉泡。 “出口用的圣誕燈燈泡你們能不能做?”1988年左右,通過浙江省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,臨海彩燈聯營廠從臺灣引入半自動生產設備,投放到了屈家村。 與村辦企業一樣為臨海市彩燈聯營廠供過貨的,還有臨海興富燈泡廠等先驅企業。屈龍奎入行三十余年,其早前曾為村辦企業采購原材料,1989年10月,他與朋友在屈家村合伙創辦了臨海興富燈泡廠。 先進的機器推動了行業發展,也設置了準入門檻,但昂貴的設備難不倒東塍人的生意頭腦。上世紀90年代初,當地汽車保養廠、機械修理廠掀起仿制熱潮,不久后,當地仿制的替代設備進入市場,帶動臨海節日燈產業發生裂變,首批約50位掌握技術的東塍人重新組合、自己辦廠,大大小小的拉拉泡小作坊、工廠從東塍延伸至大田、永豐、邵家渡等周邊區域,從此在臨海遍地開花。 |
Copyright © 2021 浙江省燈飾行業協會 www.dbluminou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8009529號-1
地址:浙江省臨海市臨海大道695號科創中心5樓5015室 聯系電話:0576-85289655 網站管理